1、单选题 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日),回答题。
1.导致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是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不同
C.土壤成分
D.降水多少
E.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
F.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
G.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频繁地震
H.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I.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G.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近年来日本将一些工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等值线分布基本与纬线平行,反映了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主要是受纬度高低的影响。
2.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结合其板块位置、地壳运动分析。但注意日本所处的板块位置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
3.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能抓住图示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日本的板块位置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可结合洋流、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 表中是云南地区两种特有现象,说出其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

本题解析:
(1)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蚀,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有许多溶洞,峰林,地下河,铁路修建困难,道路弯曲,桥梁、隧道多,车速慢。汽车相对来说,机动灵活,所以较快些。才有了火车不如汽车快的说法。这里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度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云贵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这里天气变化大,加上地形的影响,“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要四季衣服同穿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回答问题。
1.这段纬线穿过区有我国的著名旅游文化景观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长城
B.白马寺
C.布达拉宫
D.苏州园林
E.沙漠和戈壁问题
F.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G.占用耕地问题
H.冻土和缺氧问题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表示我国的青藏高原,故选C项。
2.青藏高原的交通线建设主要的技术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加强对煤炭开采的集中整治,但不是缩小开发规模,A错误;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网体系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B错误;山西省加强了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利于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发展的基本概况,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5-26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B.乙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棉花、花生等
C.甲区是我国油料作物油菜主要产区
D.甲、乙两地均为我国的商品粮主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