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国家川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7年8月31日上午在京举行,曾培炎副总理于8月31日下午宣布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川气东输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干线管道全长1700千米,是继西气东输工程后的又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它的建设,标志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材料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矿物能源,图甲所表示的是五个省级行政区这三种能源矿产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图乙所表示的是某种能源矿产在全国的开采状况。

(1)写出A、B、C分别代表的能源矿产名称和图乙所表示的能源矿产的名称。
(2)省级行政区③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述这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3)近年来在省区③建立了一批炼铝企业,分析建设炼铝企业的主要原因。
(4)省区①内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
(5)近年来国家修建了从省区②将能源外运的大型工程,这一工程的名称是____,简述建设这一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l)A:天然气,B:石油,C:煤炭;图乙:石油。(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目.多暴雨;黄土由较细的粉砂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少,地表缺乏保护。
(3)省区③是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通过坑口电站将煤炭资源转变为电力资源;炼铝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的电力;本地区还有较为丰富的铝土矿。
(4)该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该省有大面积的平原,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平原上遍布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面积大。
(5)“西气东输”工程对输出地区来讲:①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天然气的综合利用;③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输人区来讲:①缓解了部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②将有效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③可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时事热点考查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及其意义。从图甲信息判断,A为天然气,B为石油,C为煤炭,图乙中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及山东,可判断为石油。省区②为新疆。西气东输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现代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A.科学研究
B.探亲访友
C.猎奇探险
D.娱乐消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现代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径流变差系数(Cv)和实测最大与最小年平均径流的比值(Km)来表示。读中国五大河流(长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珠江西江)径流量年际变化比较表,回答问题。
河流
| 集水面积 (104km2)
| 最大年径流量 (108m3)
| 最小年径流量 (108m3)
| 最大最小比值 Km
| 径流变差系数 Cv
|
①
| 170.53
| 13727.0
| 7211.0
| 1.9
| 0.14
|
②
| 73.00
| 1004.0
| 242.0
| 3.5
| 0.25
|
③
| 39.05
| 847.0
| 123.0
| 6.9
| 0.43
|
④
| 32.97
| 3470.0
| 1070.0
| 3.2
| 0.20
|
淮河
| 12.18
| 719.0
| 61.4
| 11.7
| 0.62
|
小题1:上表中的数据显示
A.Cv与Km成负相关
B.北方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一般小于南方河流
C.我国河流的径流变差系数从北向南递减
D.河流的集水面积与年径流量最大最小比值大致成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