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是今后旅游发展措施之一。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九个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旅游共同市场,携手应对风险。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避免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同时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投诉受理平台。为方便游客,联盟还将探讨实行区域内旅游护照制度和自驾车、旅游大巴车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材料二?图为我国三个旅游区景观图

(1)图中A、B、C三处景观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C处景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环渤海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1)A? C?宗教文化?地垒(4分)
(2)?资源、客源共享;节省投资;降低风险。(3分)
(3)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经济距离缩短;交通通达度提高(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
(1)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锡林郭勒草原);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C(泰山);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宗教文化;C处景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地垒。
(2)由材料一可以判断,环渤海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是资源、客源共享;节省投资;降低风险。
(3)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经济距离缩短;交通通达度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地理一旅游地理】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下图为海南入境客源(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变化图

(1)据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近年来,在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较多,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入境游客总量不断增长(2分);国外游客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2分)。俄罗斯纬度较高,海南岛的热带滨海风光对该国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2分)?
(2)不赞成(1分)购买珊瑚礁,会导致对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从而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3分)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1)由图可知,黑色柱代表海南入境游客,呈不断上升趋势;白色点状柱代表外国游客,同样也呈上升趋势。而且外国游客在总游客中占主导地位。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多,主要原因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发达,纬度较高,热带海滨风光对该国游客有吸引力,中国离俄罗斯相对比较近等。
(2)从环境角度来看,不赞成购买珊瑚礁,游客大量购买,需求量增大,人们会加大对珊瑚礁的开采,从而会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早,空气干操(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教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到南极旅游需要科技支撑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其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探秘的需要。D项是结果,而不是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丹霞山位置图和地貌图

(1)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6分)
(2)2010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共接待旅
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当地气候炎热多雨,淋溶作用强烈(2分);土层和岩层呈红色(2分);地壳上升,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2分)。
(2)珠三角城市、港澳地区及周边省市(2分)距离近,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丹霞山游览价值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