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8 13:38:2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A项背斜成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错误;B项向斜常形成自流井盆地;错误;C项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正确;D项裂谷、陡崖常是由断层发育形成的;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40°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丙地区地貌的典型特点是2.图中的向右和向左的风,在各自盛行的时候,风向分别是3.地形单元丁在太行山以东,其北界和南界分别是 A.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B.岩层易受溶蚀,有落水洞等 C.峡谷耸立,水流湍急 D.风化痕迹显著,有风蚀城墙等 E.西风和东风 F.北风和东南风 G.偏北风和东南风 H.内陆风和海洋风 I.阴山和淮河 G.阴山和秦岭 燕山和大别山 燕山和淮河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的纬度40°N和经度110°E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地貌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影响我国的是季风气候。图中向右的风向为偏北风,主要为西北风,向左的风向是来自于海洋的东南季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图中丁是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北至燕山,南至淮河,称为黄淮海平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1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2分)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 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 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 向斜 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本题解析: (1) A图表示的是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属于堆积地貌。 (2) B图地貌从形态看一坡缓,一坡陡呈新月形,是沙丘。是由风力堆积而成,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破坏植被,就可能导致沙丘活化沙漠扩张,这是由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引起的。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恢复和保护植被,比如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要区分清楚地形类型和地质构造,地形是地表形态特征,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图中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属丘陵。从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看,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地质构造属向斜。从地形的形成来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向斜成岭。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沉积岩 B.②是岩浆岩 C.③是变质岩 D.④是岩浆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地壳物质循环的掌握。题目给的信息量比较少,导致题目中有多个空可以设置岩浆的位置,经过多次尝试,考生会发现只能将④设置为岩浆,本题作为单项选择题目才成立。
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形成黄土高原及其千沟万壑地表的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植被不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同属于板块内部张裂的是C断层,故C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题中岩层①②③为沉积岩,岩层最新的为③,④为岩浆岩,③岩层已被岩浆破坏,故先形成③后形成④,故D正确。
【小题3】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 壑地表主要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考点: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及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