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是地下岩浆受到压力之后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故B正确;变质作用下会形成变质岩,A错;海浪侵蚀和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会对岩石的形态产生影响,而不会影响到岩石的类型,C、D错。
小题2:由图可知,玄武岩石柱群位于沿海地区,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石柱折断倒伏的现象,C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该作用破坏岩石,形成风化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化和风蚀
D、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小题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小题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甲、乙、丙、丁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乙为地堑,由岩层挤压形成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内部;丙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丁为岩浆活动,能量来自地球的内部。
小题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1)岩石条件:石灰岩;(2)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3)水文条件:降水丰富;(4)生物条件:植被茂盛。
小题3:根据上题信息,对应正确的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渭河平原(地堑)、准噶尔盆地(风蚀地貌)、夏威夷群岛(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四种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
A、石灰岩和流纹岩
B、玄武岩和安山岩
C、砂岩和页岩
D、大理岩和砾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