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因此NM之间为白昼。由此推算出东经130度为正午12点所在经线。北京时间为11时20分,B项正确。
小题2: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从南向北白昼增长,夜变短,所以由此纬线向北,昼增长,即MN之间间隔增大,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因此D正确。
小题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半球夏至日,此纬线距直射点的纬度差更大,所以昼长会变短,MN之间的经度差将减小。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丁地的日出时刻是
A.6:00
B.18:00
C.10:30
D.9:00
小题2: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丁地的昼长时间,6小时,计算出日出时间,即用12:00减去昼长的一半,等于9:00,所以D对。A、B、C错。
小题2:纬度数值相同,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则昼夜长短相同。如分别在南、北半球,则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读图可以算出,甲地昼长18小时,夜长6小时。丁地昼长6小时,夜长18小时,所以甲、丁纬度数值相同,乙地昼长15小时,丙地昼长12时,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地关系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