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游客在台湾东北沿海拍摄的“女王头”照片,上部为颜色较深硬度较大的钙质砂岩,下部为黄褐色硬度较小的砂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幅图中“女王头”像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小题2:“女王头”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变质作用→地壳隆起→风力侵蚀
B.岩浆冷却→地壳下沉→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隆起→波浪侵蚀
D.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明白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的影子最长和沉积岩是在低洼的沉积环境形成的。
小题1:“女王头”像正午影子最长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女王头”像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影子最长,图A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则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是“女王头”像正午影子最长。
小题2:根据材料提示,“女王头”是沉积岩砂岩构成,则可知该地貌在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后来地壳隆起后,沉积岩子啊外力波浪侵蚀下而形成“女王头”地貌景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球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B.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4小时
C.公转的速度为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D.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地球自转速度为:(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所以A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地球公转速度是: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图中①②③表示北半球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随时间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21日前后? B.乙表示6月22日前后
C.三地纬度可依次为40°N、66°N、30°N? D.①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小
2.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乙日期,①的昼长可能增大? B.在甲日期,③的昼长可能增大
C.在乙日期,②的昼夜更替周期可能增大? D.在甲日期,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增大
参考答案:
1.B
2.A
本题解析:
1.甲时刻为春秋分;三地纬度依次增加,且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增大。
2.黄赤交角增大,极昼极夜范围增大;春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会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0月1日,处于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进而可以推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画图分析可更直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0点的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一年中,0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B.43°
C.47°
D.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