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该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材料一显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
(2)分析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的原因。(4分)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3分)
2、单选题 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等存在较大差异
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0分)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8分)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
(4)针对我国口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
4、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广州(23.1°N,113.4°E),广东省的省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米。全市人口2420万人(2009年末),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2010年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举行。
材料二:
广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其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A→B→C
B.B→C→A
C.B→A→C
D.C→A→B
E.杨树
F.桦树
G.沙拐枣
H.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