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①③两点的地方时刻相同但其所在弧线两侧的日期不同,②③两点日出、日落时间全年固定不变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④为②③两点之间弧线的中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此时,图中④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180°)
B.(23°26’ N
C.0°)
D.(23°26’S
E.180°)
F.(0 °
G. 90° E)
H.66° 34’
I.90°
G.0°
23° 26’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根据①③两点的地方时刻相同,所以①③两点在同180°上,②③两点日出、日落时间全年固定不变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所以②③两点位于赤道上,③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180°,因为①点纬度为66°34′N,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所以直射点坐标为C选项23°26′S、180°。
2.④位于赤道,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3°26′-0°)=66°34′,所以选择A选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可以用公式表示为H=90°-纬度差。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美洲虽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D项印度洋可以排除),但三大洋对其水汽的供应多少有很大差别。北冰洋的冷空气冬季更可以长驱南下,但空气所含水汽少,湿度小,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南北纵列,阻拦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只影响山脉西侧的狭小部分。北美洲东部的山地比较低,对大西洋湿润气流的阻挡不显著,降水由大西洋沿岸向内陆逐渐减少,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地球侧视图,读图回答下题。
1.当晨昏线处在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当晨昏线从CD位置向AB位置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E.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F.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G.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H.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位于AB位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太阳光线位于右侧,则此日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当晨昏线从CD位置向AB位置移动时,表示从冬至日向春分日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角在变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
1.云量最多的地区是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赤道
B.北纬20°
C.北纬40°
D.北纬60°
E.大气云量
F.大气厚度
G.太阳高度
H.通过的大气路径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影响太阳辐射变化的因素;(1)依据各纬度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的数值大小,结合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得到赤道处云量最多;(2)由图可知,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可以推出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纬度越低,整体太阳高度越大,可能太阳辐射量越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