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中的地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4:01:3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架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地区胜利建成。据此回答题
1.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该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极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适宜施工时间短2.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E.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F.地势高 G.盛行上升气流 H.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I.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圈、高纬地区的自然特征,难度较大。昆仑站建在南极圈内,该地区属极地、又是大陆冰盖,在该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低温严寒、高原缺氧、适宜施工时间短。故选A。 2.昆仑站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纬度更高位于南极大陆的中部大气层厚度薄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并非一直昼短夜长、自转速度及气流运动对天文观测影响不大。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圈、高纬地区的自然特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圈、高纬地区的自然特征。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试题需明确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原因存在极昼极夜、自转的线速度较慢、温度低等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甲城市召开。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1.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2.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B.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风带控制 E.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F.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G.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H.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信息判断,该地区最低月温在15°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图示其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主要受其纬度位置,且沿岸暖流经过;而该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多,主要是由于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影响,冬季则降水量较少。 2.结合上题结论,甲城市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而乙城市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雨热不同期,A项错误;1月为当地夏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则高温少雨,B项正确;7月为当地的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C项错误;该地区港口风浪较大,是由于是盛行西风带影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气温、降水量等基本信息判断气候类型和分析气候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和地中海地区的成因、气候特征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包括大气圈的上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月2.当该地该月1日日出时,处于1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半球昼夜时差逐渐变大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增大 E.大于4/5 F.大于2/3 G.大于1/2 H.大于1/3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反映的太阳高度角和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分析:1日—30日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太阳直射点越近该地,同时该地在1日日出时间6:20,推出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30日日出时间早于6点,说明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综上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到月底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判断,该月为3月份。该月3月份,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①北半球昼不断变长,在3月22前,昼短夜长,之后昼长夜短;南半球夜变长,极昼范围缩小;②越来越近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越来越慢;③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④3月22日前昼夜时差不断减少,3月22日全球昼夜平分,过后昼夜时差扩大。故选D。 2.此题考查日界线,要求学生找出180°和0时经线。1日日出北京时间为6:20分(120°E地方时),与0时相差6小时20分,经度差为95°(东早西晚,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经度差1°,时间差4分),0时经线为25°E。1日的范围为180°-25°/360°>1/3.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