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沼泽”作为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沼泽”湿地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6~18题。
小题1: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地
③沼泽可缓和气温的日年变化?
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小题3: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沼泽”资的正确方向(?)
A.排水开垦
B.发展养殖业,建立自然保护区
C.进行绝对封闭,让其自然发展
D.大力捕猎沼泽动物,发展加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1)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4分)
(2)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请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3分)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2)①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大陆相连;
②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台湾;
③台湾岛的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沿海一带,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与大陆一脉相承。
(3) 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
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
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和形成产业链。
本题解析:
(1)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2)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分析如下:①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大陆相连;②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台湾;③台湾岛的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沿海一带,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与大陆一脉相承。
(3)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和形成产业链。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分析。组织语言的难度也较大,需要学生平时多加练习。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