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 【小题3】“神舟”六号升空后,定点在350千米的近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所在高度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星际空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酒泉地处内陆,为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对飞船的发射观测。
【小题2】东九区位于东八区以东方向,应在东八区区时的基础上加上1个小时,为10时整。
【小题3】平流层顶高度为50~55千米高度,大气上界高度为2 000~3 000千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在穿越大气层时要发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剩余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则地面发出地面辐射;由于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使大气增温,则发出大气辐射,其中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地面,起了保温效应。故只有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近地面地区的受热过程,并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分析甲国和乙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
(2)M与N 两河的水文特征差异较多,在众多差异中请选择一个,试从气候成因的角度分析此差异产生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甲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于乙国(2分)。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与乙国,冬季气温低于乙国,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4分)甲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4分)
(2)径流量:M河流域深居内陆降水少,对河流补给少。(5分)N 河流域终年受来自海洋西风控制,降水多,对河流补给多。(5分)
流量季节变化:M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河流补给水源不来自降水,而是冰雪融水。(5分)?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流域终年受来自海洋西风控制,降水分配均匀,对河流补给稳定。(5分)
结冰期:M河流域有冰期,深居内陆,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5分)? N 河流域无冰期,流域终年受来自低纬度海洋西风控制,气温高。(5分)(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沿岸,气温高)
本题解析:
(1)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乙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多,阴雨天多。降水量和天气状况是造成年较差和日较差差异的主要原因。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流域的地形、气候等关系密切。甲乙两国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但是一个是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全年温和;一个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运动》考点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