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等值线示意某一地理因素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3题。

1、该等值线所示意的地理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压
C、年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2、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B、澳大利亚北部刮西北风
C、美国“硅谷”温和多雨
D、天山山地牧场牧群向山麓方向移动
3、图中②地自然景观不同于①地的原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沿岸洋流
D、地势影响
参考答案:1、B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是________,水平气流形式为________。(2分)
(2)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或小),判断依据是?。(3分)
(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4)A、B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可能是_____。受其影响,丁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是?
?。(5分)
参考答案:(1)反气旋(1分)?顺时针辐散?(1分)
(2)小(1分)?乙地受气旋(或低压控制),为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1分);甲地受反气旋(或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1分)
(3)丙(1分)?丙处等压线比丁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丙处的风力较大。(2分)
(4)B (1分)?随着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出现大风、阴雨天气(2分);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分)
本题解析:(1)图示甲处为高压中心,就气流状况判断为反气旋;水平气流呈辐散,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形成顺时针辐散。(2)甲处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温差较大;乙处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温差小。(3)图示丙处等压线较丁处密集,故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则风力较大。(4)图示A为高压脊,水平气流呈辐散,不可能形成锋面,而B位于低压槽处,水平气流辐合,可能形成锋面。结合北半球的冷暖气团分布,判断B处应形成冷锋,故丁处即将受冷锋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气压中心和气流状况的差异;不同气压中心形成的天气差异和锋面气旋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 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16题。

(1)据图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
(2)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3)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泥沙淤塞,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天然气管线在2013年4月30日完成全线铺设工作,5月30日天然气管线达到输气运营标准,原油管线预计将在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
材料二? “中南半岛等高线图”和“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三?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98°52′E—101°03′E,24°41′N—26°42′N之间,海拔2090米,大理属于“高原型季风气候”,基本气候资料见下表。
大理气候资料表

(1)判断缅甸的地形地势特征。(6分)
(2)分析大理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12分)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评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评价该管道的建设对缅甸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参考答案:
(1)缅甸的地形较为复杂,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分)
地势北高南低,山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2分)
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或中央为南北走向的河谷平原)(2分)
(2)大理气温特点:四季温差小(或气温年较差小,四季不分明)(2分) 成因:纬度低(或接近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较大且变化幅度小;(2分)?海拔高,夏季无酷暑(2分)
降水特点:干湿季分明(2分)受西南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较少;(2分)夏半年(5-10月)雨季,雨量多(2分)
(3)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大,途径湿热地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2分)
地震活跃带(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动活跃,地震频繁)(2分)
途径喀斯特地貌区(2分)
跨越多条国际河流(2分)
对缅甸经济发展的意义(共4分,写出其中2点即可)
可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2分)
推动管道沿线的城市化进程(2分)
促进缅甸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出口(2分)
本题解析:
(1)读材料二等高线图,根据等高线弯曲形态和数值分析,缅甸的地形较为复杂,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该国地势北高南低,山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自北向南流。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中央为南北走向的河谷平原。
(2)根据材料三和表格中数据分析,大理纬度低,接近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且变化幅度小。所以冬季气温温和。该地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变化不明显。大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较少。夏半年(5-10月)雨季,雨量多。降水干湿季变化分明。
(3)读材料二“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结合等高线分布图分析,中缅油气管道途径湿热地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建设难度大。管道经过地区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动活跃,地震频繁,属于地震活跃带。管道途径喀斯特地貌区,跨越多条国际河流,更增加了建设难度 。
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推动管道沿线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缅甸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出口。对缅甸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