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2019-06-28 14:32:5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是加勒比海西岸的中美地峡某山地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据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山地所在地区盛产(? ) A.苹果 B.小麦 C.香蕉 D.甜菜
| 小题2:对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坡度的差异 D.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年均温可知中美地峡山麓年均温在24 ℃以上,属于热带适合种植香蕉。 小题2:中美地峡受东北信风带影响,东岸迎风坡降水丰富,故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甲是“非洲大陆植物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乙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月份(1分),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1分), 原因是 。(2分) (3)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植被型差异显著。试分析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7(1分); 理由: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或描述L地)(2分) (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1分) 理由: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冬季受西风影响(1分). (3)M地受暖流影响(1分),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K地受寒流影响(1分),风从陆地吹向海洋(1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甲可知A地位于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图乙中甲月份降水少,应为夏季,故为7月份。 第(2)题,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因为A、L两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第(3)题,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植被型差异显著。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M地受暖流影响,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K地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地处信风背风坡,降水少。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难度居中。只要熟练掌握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气候特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28分)图甲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图乙是图甲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甲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6分) (2)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8分) (3)C地是该国的重要城市、港口、炼油中心。分析C地发展炼油业的优势条件。(4分) (4)简述M海峡位置的重要性。(至少两点)(4分) (5)图中N湖,依据下图所示信息,综述该湖泊盐度分布的特点;并分析说明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盆地(2分)。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2分),导致地形隆起形成高原(或高原山地)(2分)。 (2)相同点: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2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旱;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影响带来雨水(2分)。 不同点:A点各月气温比B点稍低,是因为A点的纬度比B点高(2分);A点的冬季降水量大于B点,是由于A点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降水,B点地处内陆,水汽到达量少(2分)。 (3)(6分)石油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出口。(每点2分) (4)(4分)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印度洋); 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 波斯湾沿海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任答两点) (5)特点:冬夏季均为北部(西北部)湖水盐度低,南部(东南部)盐度高(2分)。 原因:北部,西北部湖区湖水较浅,有伏尔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而东部,东南部湖区处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的环境之中,而且几乎没有河流注入。(4分)
本题解析: (1)甲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出是盆地地形。该国等高线数值较大,主要地形为高原,从其经纬度数值可以看出,该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形隆起形成高原。 (2)气候特征的比较从气温高低及其季节变化和降水多少及其季节变化几个方面入手。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均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然而,A地位于纬度较高,因此各月气温稍低,同时A点位于山地西侧,属于西风的迎风坡,冬季将于多于B地。 (3)本题考查炼油业的区位优势,一般可从原料、市场、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地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同时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便于石油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大。 (4)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M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的出口处,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是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也是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重要海上通道。 (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冬夏季均为北部盐都低,南部盐度高。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主要是蒸发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泊北部有河流注入大量淡水,盐度较低,而东部和东南部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且没有河流注入,因此河流盐度高。 考点:地形特征和成因、气候特征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中午12时 C.14时左右 D.0时左右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影响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正午12时,但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当太阳辐射把能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把能量传给大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近地面气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图5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地形的影响
B.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小题2:图5中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的位置大致对应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3: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图4中①一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图4中,①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松墩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小题5:图4中,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小题1:我国夏季降雨主要是由夏季风所带来的。夏半年,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北进,受南下的冷气团抬升作用而形成锋面雨。
小题2:6月中、下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长达1月之久的连续性阴雨天气。
小题3:6月中下旬雨带所处的位置位于长江流域,5、6月时开始进入雨季,而该流域7~8月,受副热带高压得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炎热少雨的“伏旱”天气,降水量会相对减少,由此可以判断③符合
小题4:①地1月气温接近0℃,且降水最多月份在7、8月份,即可判断该地位于华北平原。
小题5:春小麦分布在中温带地区(主要在东北地区),从1月气温即可判断②位于东北地区,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