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纬度地带分异 B.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可确定a山脉是秦岭,其南北两侧因热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山脉南北两侧,因纬度不同而形成不同自然带,是属于纬度地带性。
小题3:A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比B河汛期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蒸发;植物蒸腾和湖面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降水、水汽输送、下渗等
(3)大面积地破坏植被和排干沼泽,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近十年来,黑河全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是张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居延海恢复了部分水域,重新焕发了生机。读“黑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黑河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水源。(6分)
(2)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日亚欧大陆桥之要地,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素有“金张掖”之美誉,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试评价张掖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2分)
(3)试分析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农业发展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1分)
(4)在黑河全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居延海水域过程中,张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都包括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春季,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分)秋冬季节以地下水补给为主。(2分)
(2)有利条件:张掖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地处祁连山下的山麓地带,地形平坦;(2分)地处山前冲积扇,水流平缓,形成了较深厚的土层;(2分)有祁连山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较充足。(2分)
不利条件:地处内陆,降水稀少;(2分)易受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影响(2分)
(3原因:上游地区过度引水;(2分)农业发展速度快,生产规模大,用水量大;(2分)(过度樵采等)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差;(2分)
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5分)
(4)建设水利工程,直接为下游补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先进灌溉技术;培育耐早品种;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森林植被。(回答4点,合理即可,8分)
本题解析:
(1)黑河流域主要为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夏季;除了降水补给外,主要的补给为山地冰川融水补给,冰川补给量受气温影响,集中在夏季;另外,还有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形成的积雪融水补给。
(2)张掖地处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较少,冬春季节气温低,风沙多是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但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水源补给,土层深厚是张掖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居延海的水主要来自于黑河,而黑河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气候区,水量较小。上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过多,导致黑河注入居延海的水量减少,再加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及樵采等破坏植被,造成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最终导致居延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干涸。
居延海周边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过度会加重水资源短缺;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
(4)黑河流域气候干旱,上游用水过多会加重下游地区的荒漠化。所以,一方面积极解决下游地区的用水难题;另一方面,上游地区采用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石油;再者,恢复和建设森林和草场,使它们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考点:流域综合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和埃及旅游交通图。
尼罗河流域图
埃及旅游交通图
材料二:地理学家发现,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有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如下图所示。
(1)分析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10分)
(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试分析原因。(6分)
(3)联系上题简述腐殖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形成过程。(6分)
(4)旅游业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8分)
参考答案:
(1)河流流量较丰富(2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夏季(2分)。青尼罗河地区流域降水丰富(2分);青尼罗河流域夏季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2分);冬季受来自陆地风向的影响,降水稀少,青尼罗河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分)。
(2)尼罗河泛滥时,从中上游带来大量营养物质(2分),加上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是主要农耕区(2分),受洪水影响,耕地大量营养物质流失,致使海域出现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2分),从而出现赤潮现象。
(3)赤潮发生时,藻类爆发,导致底层海水缺氧(2分),海水底层腐殖质被微生物分解得少(2分),加上洪水泛滥带来大量的腐殖质,(2分)形成腐殖质含量高的沉积层出现。
(4)旅游资源丰富;(2分)集群状况好;(2分)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交通便捷,通达性好。(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可知,青尼罗河流域夏季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受来自陆地干燥风的影响,降水稀少,所以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年降水量数值看到,最大可超过2000mm,降水量大,河流流量较丰富。
(2)赤潮现象是由于海水中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海水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引起水体颜色变化甚至对其它海洋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一种异常生态现象。尼罗河的每次泛滥,中上游受洪水影响,土壤中大量营养物质流失,致使海域出现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从而出现赤潮现象。
(3)赤潮发生时,藻类爆发,导致海水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尸体沉积海底,同时,洪水泛滥从陆地上带来大量的有机质也沉积在海底,这些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含量高的沉积层。
(4)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离不开景观的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景点的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程度,旅游资源的多少。所以学生只要结合图和材料,从这几方面考虑,一般能得满分。埃及有金字塔,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都很高,尼罗河沿岸的风光,两岸的沙漠,人文景观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有铁路,航空线交通便利,离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近,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