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4:57:4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活动主要是引起人们对 的关注(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危害 C.全球变暖 D.森林破坏
| 小题2: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 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增加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熄灯一小时活动可节省能源和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能唤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题2:四项措施中只有大力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了解关于“地球一小时”的相关信息,我们就不会误选。 【视野拓展】地球一小时 1.基本内容: 地球一小时”是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性的全球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旨在通过一个小小动作,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深远影响。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地球一小时是这样一项活动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地球、节能减排的活动熄灯一小时,是一项环保活动,旨在唤醒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2.熄灯一小时的目的: 我们每天使用的灯会发光发热,用的多了会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像一个罩子一样阻挡了地面的热气很好的散发,导致地球变暖,而这次的熄灯只是一次全球性的活动,是让全世界的有保护地球,热爱地球这么一种意识 熄灯一小时是为了增强人们的节约用电意识,发电厂产生的电是可以分配和储存的,也可以按需求的多少,调控生产规模的,当我们把节约出来的电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时,我们的节电目的也达到了 3.效果: 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M地最可能位于2.某年5-7月期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常年偏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E.太阳高度角大 F.昼夜长短 G.天气状况 H.地面状况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M地太阳辐射全年差异小,应该位于低纬度地区,根据该地3月份、9月份太阳辐射多,3月与9月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近,所以该地可能为赤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和天气状况影响较大,5-7月份太阳高度较大,但是如果晴天少,阴天多则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伴随着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电影《2012》的热映,引发了人们的种种联想和猜测。其中,有关太阳活动的爆发会引起一系列灾害的说法,曾引发“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完成题。1.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①台风? ②黑子? ③耀斑? ④寒潮2.假使太阳活动会引发世界末日的话,那大约平均每隔_______年左右地球就要被“摧毁”一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E.1年 F.11年 G.76年 H.110年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与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最多的区域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下图为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 ? 其采暖耗能分别减少了____和____。 (2)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总是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 ? ___________。南方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3)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偏高;8.5%;15.8% (2)降水较少;西南地区 (3)①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②热带雨林等植被的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周变化”,据图完成题。
1.该周最有可能属于2.星期二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A.1 月 B.5 月 C.7 月 D.11 月 E.阴雨天气 F.正午太阳高度小 G.太阳活动 H.地震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位于32°N线,地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由图可知该周气温在8℃-18℃之间相对于该地的春季温度也就是5月份的温度。1月、11月温度太低,7月温度太高都不符合该图所示温度。 2.由图可知星期二太阳辐射弱导致星期二平均气温相对最低,阴雨天气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作用增强。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特征及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我国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周变化”图考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