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午间即正午,太阳只有可能位于正北或正南,故房屋的朝向可能是座北朝南或座南朝北。
小题2:当北京时间11:30,当地正好12点,推测当地经度为127°30′E,且秋分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推测当地的纬度为45°N,由此可能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
小题3:如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但不一定就是昼短夜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当北京时间为21日12时,则东十二区时间为21日16时,即处于21日的有16个时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和自热地理相结合。
小题1:一年中日出最早的季节是夏至,东北升,西北落。
小题2:注意诗的描述“晨登日观峰”。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甲“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乙“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MN表示?。
(2)图甲①~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填序号)
(3)图甲中②位置的日期是?,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4)图乙所示地点的纬度是?(选择填空)。
A.0? B.23?26?S? C.66?34?N? D.90?S
(5)图甲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图乙所示地点白昼变?,且昼?夜,
此时段?(选择填空)。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C.北京日出时间逐渐变早? D.北京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
参考答案:
(1)昏线(晨昏线)?
(2)①?③
(3)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北纬23°26"纬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B?
(5)短?短于? C
本题解析:
(1)读图甲,可以看到,MN线与阳光垂直,并且将地球平分成昼夜两部分,所以是晨昏线,根据定义可以判断是昏线。?
(2)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可以判断四个位置①~④依次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因为冬至,夏至时极圈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由此判断昼夜平分的位置是①、③ 两处。
(3)图甲中②位置北极圈有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前后,直射的北回归线纬度是北纬23°2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读图乙, 冬至日附近阳光出现直射现象,应在南回归线附近,选项中只有B最接近,选B。?
(5)图甲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即由春分到夏至这段时间,太阳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结合前面分析,此时图乙所示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图乙显示的是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图甲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南回归线的白昼变短,且昼短夜长。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 逐渐变慢,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京日出时间变早,正是夏季。所以 只有C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24时56分4秒
D.23时56分4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故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