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回答:(4分)

(1)写出地震波名称: C D
(2)在古登堡界面B处,两波波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C波: D波:
参考答案:
(1)纵波 横波
(2)C波波速迅速减慢 D波突然消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当地太阳视运动的特点,可判断该地位于2.甲、乙、丙中,表示二分日的是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
D.极点
E.甲
F.乙
G.乙和丙
H.甲和丙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轨迹。该地甲日期正午太阳高度小,丙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乙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甲乙丙三个日期正午太阳都是位于正南方,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该地乙日期正午太阳高度为50°,乙日期时太阳直射赤道,判断该地的地理纬度为50°N。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太阳在地平面的时间最长;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太阳在地平面上的时间最短;春秋分日位于两者之间。甲白昼轨道短,正午太阳高度小为冬至日,丙轨道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乙为春秋分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问题。
1.日地距平比由m变至n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2.当日地距平比为n时,杭州(约30°N)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巴西高原由雨季过度到旱季
D.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E.83.5°
F.80°
G.40°
H.36.5°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1.当日地距平比为m时,表示日地距离最大,即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而当日地距平比为n时,表示日地距离最小,即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故从m到n表示地球公转由远日点到近日点,则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2.结合上题分析,当日地距平比为n时,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约位于21°S附近,故计算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其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请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2.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3.从天文现象上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4.在纬度相同的地方
A.从任何角度看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每年七月初到近日点附近
C.公转的速度冬至日最快
D.公转周期约为365日6时9分
E.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F.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G.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H.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I.寒暖冷热的季节变化
G.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干湿季节变化
公转速度和日地距离变化
气温高低相同
太阳辐射强度相同
日出时间相同
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公转周期为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元旦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从天文现象上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白昼时间相同,则日出时间相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
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根据图示时间估计该地正午位于14点附近。北京时间为14:00,该地地方时为12:00,所以该地经度约为90°E,所以可能为新疆的乌鲁木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