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972年8月7日,太阳表面突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使强烈的X射线、紫外线和射电波伴随着大量带电粒子流,连续猛烈轰击地球达一星期之久。在爆发开始后5小时之内,有一股粗16千米,长达7万多千米的带电粒子流,以6500千米/秒的高速闯进地球大气层。顿时,地球上几乎所有飞机和轮船上的磁盘指针都动起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彻底中断,极地上空出现美丽的光带。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人类直接使用的主要能源
B.资料中所说太阳活动爆发时,发射出的地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导致“磁暴”现象的产生
C.世界上许多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与资料中所说的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D.资料中所说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A.5年
B.11年
C.37年
D.76年
 
	        3、单选题  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
A.24小时     B 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4、填空题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此日节气为________,此时地球正在靠近公转轨道上的           (近日点或远日点)。(3分)
(2)该日至中国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比较A、B、C、D四地自转速度的异同                           。(3分)
(3)分别说出该日A、D两地的昼夜长短情况。(2分)
(4)此日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____。(2分)
 
	        5、单选题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表1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5°
  | 9.5
  | 20.7
  | 27.4
  | 19.8
  | 
25°
  | 9.3
  | 19.3
  | 27.4
  | 20.4
  | 
45°
  | 5.8
  | 17.0
  | 27.1
  | 18.0
  | 
表2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3°
  | 7.9
  | 19.7
  | 26.5
  | 18.9
  | 
12°
  | 8.0
  | 19.9
  | 26.6
  | 19.0
  | 
23°
  | 8.5
  | 21.0
  | 26.6
  | 19.2
  | 
【小题1】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