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①日本 ②俄罗斯 ③韩国 ④印度尼西亚 ⑤泰国 ⑥越南 A.①② B.③⑤ C.②⑥ D.④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可能引起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 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其位于大洋洲;器箭分离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日1:48,甲地位于东十二区,其区时比东八区早4小时,因此甲地区时为2日5:48;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至1月初为最快;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从12月22日到6月22之间逐渐变小,此时正在变大。
【小题2】次日后20天是冬至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等长。因此,D正确。
考点: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回答6—8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小题2】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小题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 ( )
A.合肥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B.我国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
C.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根据图示太阳的位置和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判断,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快,则丙丁之间包含地球公转运动的远日点,公转速度慢,花费时间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7月22日位于夏至日之后,图中地球较为接近冬至日,所以丁地接近夏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P时位于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北移动。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