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据宁夏新闻2006年6月1日报道,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临近黄河,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土壤中的盐分不易下渗
B、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C、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D、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盐分容易堆积
3、图中B地区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C、农业由耕作业向畜牧业转变
D、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1、AC
2、BC
3、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铅、锌、铜、锑、镍、铁、汞、金、银、铀、煤、石油、天然气等。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千米范围以内的黄石、部州、黄闪、孝感、 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 +8”,该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 下图2006年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示意图和2006年武汉城市圈工业结构示意图。

(1)汉江流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汉江流量大、汛期长,以?补给为主。(4分)
(2)影响武汉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中,除地形因素外主要还有?,?。(4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8分)
(4)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结合材料二,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季风区?雨水(4分)
(2)河流?气候(4分)
(3)中上游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工矿业;发展旅游业。(8分)
(4)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大;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部门以传统工业为主,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6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我国第三阶梯的平原丘陵,都属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以大气降水(雨水)为主。
(2)我国南方的城市多是沿河分布,即便于取水,又方便运输,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人流物流量大,容易发展成大城市。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好。亚热带地区,气候并不是特别炎热,适合人类生存、居住。
(3)要实现可持续开发,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由材料一可知,汉江中上游主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以水能开发为重点,进行流域的梯级开发,;中下游以平原地形为主,适宜发展成商品粮棉基地;材料一是列出,在汉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工矿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植被,对矿区的土地管理和矿坑的回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矿区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流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4)问题:城市越发达,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大,从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到,三类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所以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工业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重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结构也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可以看出,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工业,新兴工业较少;工业部门中污染严重的部门较多,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重工业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交通压力较大。
措施:针对发展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大,就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有环境污染,就要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耗能多,交通压力大,就努力发展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减少交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1分)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小题1:水能 河流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 (3分)
小题2:水源 发展节水农业 (2分)
小题3:狭长 黄河下游段为“地上河” (2分)
小题4:方案②经济效益高。措施: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水能,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河流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
小题2:A地区位于河套平原,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发展节水农业。
小题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狭长,其原因是黄河下游段为“地上河”。
小题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的方案②经济效益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点评:黄河中游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所以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悬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航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流域均能通航
B、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很多地区
C、大坝建成后,截留了大量水量,对下游航运不利
D、提高航运能力是田纳西河开发和治理的核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