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是因为
[? ]
A、热带雨林的气温很高
B、热带雨林的蒸发量很大
C、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旺盛
D、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
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
D.牲畜不断增多,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在草原地区,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可提高草质而利于畜牧业发展,但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下降,不利于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而由于围绕饮水井周围,牲畜过多而出现过度放牧,导致井周围植被破坏严重,而出现斑点状的荒漠化圈,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水电的开发,形成了一个有极大调节能力的阶梯电力群,在西北电网中具有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性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黄河水电公司在黄河上的电站建设中,针对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气物处理、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等项目,都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就。
材料二?局部地区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黄河上游为何能够形成阶级电站群?
(2)图示金昌-白银-兰州一带有色金属工业较为发达,但酸雨较少,简析原因。
(3)甲地形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乙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分析此地带能成为“丝绸之路”线路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或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深处内陆,降水少
(3)自然原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过渡垦殖,破坏植被等不当的经济活动
(4)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农牧业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经济繁荣,历来交通发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2月~4月?
B.5月~7月?
C.7月~8月?
D.9月~10月
2、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黄河中游有两座水利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三门峡水库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冲沙功能,致使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库几近报废。新建的小浪底水库充分考虑了调水冲沙功能。2006年6月15日至7 月3日,小浪底进行了第五次调水冲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全面冲刷,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显著增强。据此回答1~3题
1、致使三门峡水库淤积的泥沙主要来自
[?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全流域
2、小浪底水利工程比三门峡水利工程①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②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③更具有防灾减灾意识④更能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选择在6月15日至7月3日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 ]
A、此时黄河流量小
B、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1、B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