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5:46:2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材料,回答。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小题1:亚运会开幕式当天,伦敦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无法判断
| 小题2:北京亚运会的举办日期是9月22日—10月7日,而广州的举办日期是11月12日—27日,从气象角度看,其中最大的原因是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是的气候类型,亚运会开幕当天是1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伦敦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所以选B。 2、从气象角度考虑,亚运会要考虑天气因素,因此选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11月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6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 题。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将正式实现,使两岸同胞渴望了多年的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台湾四周沧海环绕,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早在清代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分) (1)台湾地震灾害频繁,是由于?。(2分) (2)台湾岛面积狭小,但森林资源丰富,树种繁多,试说明原因。(8分) (3)结合图八中的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试从游览价值和市场距离两方面评价台湾省的旅游资源。(10分)
参考答案: (1)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处板块交界处)(2分 ) (2)气候: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热条件。 (4分) 地形:多山地,海拔较高,垂直分异显著。(4分) (3)(10分) 游览价值;①资源质量:旅游资源质量好,非凡性突出,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②岛屿面积小,景点密集,集群状况良好。③资源种类丰富,地域组合状况良好。(6分) 市场距离:岛内市场距离近,但市场较狭小。距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距离远,离日本、韩国市场距离较近;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前与大陆市场距离较远,但随着两岸直航的实现,大大缩短了大陆的市场距离。(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上图为某河段示意图,下图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__。(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3)请在答题卡的下图上绘出上图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表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农作物
| 常住人口
| 其中:城镇人口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总产量(万吨)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2000
| 1013
| 346
| 364
| 62
| 10
| 2010
| 1149
| 651
| 275
| 45
| 15
| ?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加剧。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3) (4)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河流的流速与水量有关。在AB之间修建拦河坝,河坝未修之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支流量大,北支流量小;河坝修建之后,向南分支流入的水量减少,向北分支流入的水量变多,所以C岸受侵蚀加剧。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可以控制堤坝高度,因为汛期水位升高,超过堤坝高度,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南分支流入增多;也可以在堤坝修建调节水闸。 (2)该问考查读图分析的能力。图中未出现有支流汇入,从河流①处流向②处,经过河道中沙洲的分流,所以②处水量小,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 (3)该问考查学生绘图能力。根据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所以绘制的曲线应为①流量与②流量之差。应先描点,再连线。本题只需要绘制1-7月,容易将8-12月的也一并绘制,注意按要求作答。 (4)该问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表数据分析:该地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小,粮食总产量降低,粮食单产提高不明显。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地貌的成因、水文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之际,齐、赵、魏等以自利,纷作堤防。大水时至淹没,则更筑堤防以自救,以致壅塞日甚。……列国兵争,引水决灌又为一端。……直到东汉明帝时的王景手里而河患遂绝。迄宋代,并不见危害中国…… 宋代河患,亦有其前兆,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而五代兵争,决水行军之事又屡次见到。两百七十余年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农业状态日益变坏,水道沟洫自然只有破毁而没有兴修。……又兼明清两代政治之腐败,河工之浪费与黑暗,更益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及至认为黄河十年一渍决,百年一改道,是理当的事;黄水之来,只有共工、伯鲧的高筑堤防,是惟一的办法。 ——钱穆《水利与水害(上篇:论北方黄河)》 《资治通鉴》开篇言道:“初(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建为诸侯。”司马光把此事件划定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
? 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利用海岸线长、港口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产业,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攀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 通过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开展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海尔、海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逆势发展在为一大亮点。2009年山东省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 材料四?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既遵循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效果非常明显。 (1)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参考答案: (1)三角洲面积增大?黄河含沙量大, 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缓慢(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河道 变宽),?河流泥沙大量沉积,?潮流作用弱,搬运能力差。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 合理开发利用方向: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黄河生态游。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下列属于发达国家首先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工业区位优势减弱,环境污染加重,产业升级的空间受到限制。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资金技术,但是往往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发达国家在全球需找最优区位,首先应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海外发展中国家。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