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1年7月中旬,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②③⑤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的影响。
1.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市区温度较郊区高(气压较低),故形成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2.本题考查“城市病”的表现,而③⑤是城市化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2.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突显的国家将是
A.美国
B.日本
C.越南
D.印度
E.中国
F.美国
G.日本
H.印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以上出现的时间判断,最先进入人口红利的国家为日本,最迟进入人口红利的国家是印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日本最先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过后将带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所以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突显的国家将是日本。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城市化是指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②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③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很低
④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使该国国民生活条件优越。但是,就目前伊拉克的情况来看,伊拉克社会混乱,经济倒退,这些都会影响伊拉克人口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1.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2.迁往其他国家的难民会对被迁入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的迁移
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
C.生态环境的迁移
D.政治因素的迁移
E.难民的迁入会对该国的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F.难民可以创造很多财富,会大大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G.难民的安定需要一定的扶持,这样会增加被迁入国的负担
H.对于难民的管理,会有困难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为战争导致的国际难民。
2.迁往其他国家的难民会对被迁入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影响迁入国的社会稳定;同时人口的迁入会大大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但难民的安定需要一定的扶持,这样会增加被迁入国的负担。
考点:本题组结合材料考查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小,结合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下图是居住场所、工作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下列关于休闲场所变化的叙述:①逐渐与居住场所分离②数量由少到多③规模逐渐变大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⑤种类日趋附于多样化,正确的是2.演化到第三阶段时,该地区就业人口结构应该为图中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休闲场所逐渐与居住场所分离;数量由少到多;规模逐渐变大;种类日趋附于多样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三角坐标图的判断首先需要找到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进行平移读数。演化到第三阶段时,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