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喷发与②的活动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石灰岩、页岩都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物质相互转化原则和图示分析,a为岩浆岩,d为岩浆故A、B错,D项正确;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为a类岩石,C项错。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b可能为沉积岩,也可能是变质岩,如果b为变质岩,①作用不能形成化石,A错;火山喷发后,经冷却凝固形成a类(岩浆岩)岩石,所以B项正确;③可能为变质作用,故C错;大理岩、板岩为变质岩,而④为重熔再生作用,D错。
考点:地质作用及岩石类型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
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有缺失,说明受外力作用,①对。岩层发生弯曲,判断有地壳运动,②对。图中有岩浆岩,说明有岩浆活动,③对。有变质岩存在,说明有变质作用,④对。所以C对。
【小题2】根据岩层的形成特征,沉积岩下面的岩层沉积的早,先形成,顺序是G、B、F。与其它岩层之间关系,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所以A形成后形成的E岩层,最后形成的是D岩层。顺序是G、B、A、E、D,选项C对。
【小题3】在③处是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A错。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在①地下面是背斜构造,向下打井开采可能有石油,B对。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构造处,F层是向斜构造,不适合,C错。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根据图中沙丘方向,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错。
考点:地质构造及形成过程,地质作用,地质构造研究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3分)
(2)据图分析CD截面所在的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分)
(3)EF截面所在河段的航道靠近 (E、F)岸,说明判断依据。(3分)
参考答案:(10分)
(1)位于背斜顶部(1分),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1分);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1分)。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1分),流速较缓(1分),泥沙易沉积(1分);人为加高堤坝(1分)。
(3)E岸(1分)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1分),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1分)【或答左(F)岸堆积】。
本题解析:
(1)图示我国的河流,AB截面河谷深邃,呈V形;由图示可看出,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顶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很深的谷地。
(2)图示CD截面河流弯曲,应是地势平坦平原地形,由于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河床抬升;为防洪涝,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3)EF截面在河流的下游,河道宽阔,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右偏冲刷右岸,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左(F)岸泥沙堆积;航道靠近水深的一岸。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插图为L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B.R1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R2西流补给R3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压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为一低压槽,在南半球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图示时刻,甲地位于冷锋锋后,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所以甲地降水概率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南半球的锋面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图示时刻,甲地位于冷气团控制下,乙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错。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始终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可以分析甲地吹偏南风,C错。乙地吹偏西风,D错。
小题2:读图,根据岩层构造,可以判断L地为背斜谷,A错。图中,R1 是人工开凿的输水管道,中间要经过一段海拔升高的地区,不能自流输水,B错。图示区域为一低压中心,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C错。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看,R2位于山谷,地势较高,西流补给R3,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A向B由老到新
B.自B向C由老到新
C.自B向A向C由老到新
D.自A向C由老到新
【小题2】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B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由背斜中心向两侧岩层年龄逐渐变新。图中A、B之间为向斜构造,由向斜中心到两侧岩层年龄由新变老。故由B到A,先由老变新,再由新变老,由B到C,由老到新。B正确。
【小题2】图中长腰山为向斜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向斜山。D正确。
考点: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图》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