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甲乙两地之间吹西风 B.甲地一定为晴朗夫气 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甲地 D.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按照岩层越向下方岩层越古老的关系,据图可以看出其中乙地位于最上,形成最迟的,丙位于最下方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丙、甲、乙,故A错。看岩层的弯曲可知甲下面为背斜构造,下面可以修筑隧道的,乙地向斜成山是因为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固结等),所以B对C错,丙地是位于断层,不适合修建大型水库,故D错。
【小题2】图中高空等压面,可以看出甲地上空形成的是高压,乙地上空时低压,那么甲地附近就是低压,大气上升出现阴雨天气,乙地附近就是高压,大气下沉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大气又乙地吹向甲地应该是偏东风,所以AB项错,甲地位于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乙地位于山地,受地形影响甲地的昼夜温差比乙地小,故C错,丙地对应的高空等压面是向高处弯曲,说明是高压,那么近地面就可能是低压,故丙地就可能有上升气流。故D正确的。
考点:地质构造及其意义,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环示意图,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左图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 )
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N区河流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
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右图中乙
【小题2】右图中( )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B.②作用仅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M区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A错;N区河流位于我国季风区,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错;K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C对;由图中,丙处箭头有“三进一出”的特点,为岩浆,乙为岩浆岩。而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D错。答案选C。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①作用为外力作用,甲岩石为沉积岩,其分布与火山口无关,A错;②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不仅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B错;③作用为冷却凝固,而丹霞地貌的成因为外力作用,C错;④作用为变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对。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丹霞地貌分布区的特点和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模拟山谷的峡谷图。回答1、2题。?
1.图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形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形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160;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桨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2)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图》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