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6:04:07
【 大 中 小】
1、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 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较高 C.? 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D.? 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10分)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1) 能源: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 ?)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 ?)。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3)?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 ?)(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4)?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 ?)和(? ?)的双重制约。 (5)?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 ?)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 ?)发展。 (6)?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 ?)密集型转型,要么向(? ?)转移。 (7)?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1分)(言之有理即可) ? ? ?
参考答案:(10分) (1)削弱 (降低) (2)提高(上升) (3)国内 (4)价格?数量 (5)太平洋?海外 (6)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海外 (7)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 小题2: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海陆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判断,甲图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乙图表示我国珠三角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不足,故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选项中的水能不属于新能源,上述两地区没有天然气资源的优势,而太阳能资源也并不很丰富,且开发的成本高,故选C项。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东海、南海的分布等信息,即可准确定位,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析即可。注意比较选项内容逐一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综合指标 D.人文指标
|
小题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这个四个区域应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来划分,所以为综合指标,故选C。
小题2: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是有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体现的是差异性,每个区域内部体现的是整体性,区域之间的交流体现的是开放性,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为背景,考查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区域特征,试题较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第小题

小题1: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小题2: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A、C错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错误;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D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判断,图中①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②为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④为巫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征,并结合读图经纬度位置和地势起伏判断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