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板块分布)。
小题1:该区域位于红海非洲大陆和亚欧大陆之间,因此选D;第19题,②处位于两类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震强度最大。
小题2:由于该地区位于西亚和北非,故为世界著名的石油资源丰富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层剖面图中的地质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表处的横线上用箭头表示出岩层的受力方向。(3分)
(2)M线可能发育成为何种地貌?分析说明其右侧P层较薄的原因。(2分)
(3)A、G、N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该地如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应出现在哪一层?简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褶皱、断层?箭头相对(3分)
小题2:沟谷?右侧的P层受外力的侵蚀强烈。(2分)
小题3:由先到后G、N、A(2分)
小题4:O层或E、H层?石灰岩地区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岩层发生弯曲,并有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故判断为褶皱和断层。断层为岩层发生挤压碰撞而形成。
小题2: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故容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沟谷,P处岩层变薄,说明外力侵蚀严重。
小题3:根据岩层的分布位置和破坏关系,图示N分布于G岩层之上,说明N在G之后生成,而A岩浆岩破坏了N、G岩层,说明A生成最晚。
小题4:根据图示的溶洞位置判断位于O岩层,或E、G的石灰岩岩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溶蚀而形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岩层分布状况判断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28—29题
【小题1】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小题2】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
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