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A.温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台风 D.龙卷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经纬度求距离。图中≥30℃的区域南北跨约12个纬度,距离=12*111千米。所以是B项。
小题2: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中低纬太平洋海域,甲地是高温中心,气温高,气流强对流上升形成热带气旋,导致台风的形成。选择C项。
小题3:根据题意可知,该地是北半球的气旋,所以气流是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
【小题1】②地年降水量小的直接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小题2】图示国家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有( )
A.煤
B.石油
C.铁矿石
D.木材
【小题3】下列描述可能符合①②③三地当地实际的是( )
A.①地区河流流量全年稳定
B.立足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发展牧业的地区是②
C.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③地降水量最多
D.③地多火山、地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为南半球,且沿140°经线,由此推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②地为大自流盆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故B正确。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国家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故C正确。
【小题3】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河流流量在湿季为丰水期,在干季为枯水期,季节变化明显,故A错误;在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适宜发展混合型农业,故B错误;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为7月初,南半球为冬季,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故C正确;③地位于墨累达令河流域,地势低平,故D错误。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甲、乙两地沿岸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尼罗河中上游正值汛期
B.澳大利亚多数居民身穿羽绒服欢度圣诞节
C.墨西哥湾沿岸飓风活动频繁
D.北半球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经纬度看甲地在西经75°~80°附近,南纬10°~15°附近,因此甲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和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由于信风、山脉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大陆东侧,该地位于大陆西侧,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从图中看乙地位于75°E、北纬20°附近,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该季风的形成原因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小题2:秘鲁寒流所在的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的洋流与秘鲁寒流一致时,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尼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此时为夏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天山中部降水量最多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米,该地地处天山的_____坡。
(2)天山中部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的农业活动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农牧业,_________和_______成为此类农牧业生产活动的
? 主要水源。
参考答案:(1)2000—3000;北
(2)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绿洲(山地);冰雪融水;地下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620平方千米,人口 315万,森林覆盖率23%。木雕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手工艺产品。2011年巴厘岛接待国外游客近150万。下图为巴厘岛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巴厘岛城市甲降水资料图。
(1)描述巴厘岛的地形特征并列举岛上居民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2)描述城市甲的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