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2、单选题 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问题。
1.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2.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不包括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E.在杭州湾附近建设核电站
F.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利用西部的天然气资源
G.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充分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
H.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I.整体性
G.开放性
阶段性
综合性
3、单选题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小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小题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4、综合题 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这次大会是继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又一场同级别的气候变化谈判。会议期间,“绿色和平”组织在坎昆的一个海滩上将多国地标建筑模型放置于海水中(下图)。
(1)“绿色和平”组织意在警示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衣、食、住、行角度各举一例来避免图中的景象变为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矿产资源是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能源资源
D.常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