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地质剖面图,结合图例判断。山脉西北有荒漠分布,东南有冲积平原。大兴安岭的西面是草原,不是荒漠,A错。太行册西面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沉积形成,没有冲积层,也没有流动沙丘,B错。祁边山是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左右,C错。贺兰山是南北走向,东部是宁夏平原,西面是腾格里沙漠,与图示地貌相符,所以D对。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该山是贺兰山,不 是阶梯分界,A错。从图上所标的海拔高度判断,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约2500米,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温差约15℃,B错。山地西部有沙漠,沙漠边缘、山麓地带有水源的地方,容易形成绿洲,C对。贺兰山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错。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地质构造与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小题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分析,①处位于断层附近,建水库容易漏水,且引发地质灾害,故A项错误;图示②处为山麓冲积扇地貌,为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B错误;该地区的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故判断该地区位于温带地区,6、7月时,我国长江流域进入梅雨,该地区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错误;图示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是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D项正确。
小题2: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及新老关系可知,a处为背斜,b处为向斜;背斜顶部适宜储气,故在a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利于储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核的知识点较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水库建设与断层的关系;②能根据自然带的分布和分异规律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能根据岩层的弯曲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分析开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与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3:流水侵蚀作用属于图中的
A.①
B.③
C.②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岩浆上升冷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箭头④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③也变质变质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流水侵蚀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为图中的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外力共同作用
B.流水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小题2】下图中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岩层向上拱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谷地,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A对。B、C、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A、C错。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谷地,B错,D对。
考点:地貌形成原因,地质作用类型,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