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吐鲁番盆地是地壳陷落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内力抬升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
【小题2】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质构造图”(图4),回答问题
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2.图中③处的山地成因为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背斜成山
F.向斜成山
G.褶皱隆起成山
H.断层上升成山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1.图示①为地垒构造,与华山的形成类似;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第斯山脉都属于皱褶山脉;
2.③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脉,故属于向斜成山。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指出甲地的地形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指出丙处的地貌名称,并描述其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1)山地(2分)向斜槽部,岩性坚硬(2分),受外力侵蚀较慢(2分)
(2)山麓冲积扇(2分)
山地地表物质受流水侵蚀,(1分)沿山谷搬运,(1分)在山麓地区因地势变缓,(1分)泥沙沉积而成(1分)
本题解析:(1)图示甲中间高,四周低,判断为山地;其成因主要从向斜成山的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图示丙表示山麓冲积扇,其成因主要从流水沉积的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地质构造、地貌形成的基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