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
A、净化城市空气
B、减轻酸雨危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使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这些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阅读美国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迁移到中国城市的分布图(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美国汽车制造厂选在图中城市落户的主要因素。(10分)
(2)汽车制造厂如何带动这些城市的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发展?(10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原有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良好;经济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水路交通便捷。(共10分)
(2)该汽车制造厂促进这些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制造厂带动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带动就业;汽车制造厂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汽车制造厂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制造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0分)
本题解析:
图中汽车制造厂分布的城市,是中国东部和长江沿线的城市,人口分布密集,与美国本土相比,劳动力资(1)源丰富且廉价;有发达的铁路交通和便利的长江航道,可以通过港口通往国际市场,交通条件便利;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言道;国内有丰富的工业原料;东部和沿江城市技术、资金实力雄厚;位于我国东部和沿江工业地带,工业基础设施完备,国家政策有良好的支持。
(2)城市化的进程有三个主要标志: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农业人民向口城市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例的上升,再辅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条件的改善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地形、气候、河流影响,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回答(1)——(2)题

(1)图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 ]
? A、A
? B、B
? C、C
? D、D
(2)下列各点中,与拉萨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是
[? ]
? A、A
? B、B
? C、C
? D、D
参考答案:(1)B(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1~3题。

1、两城市发展进入
[? ]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2、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3、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答案:1、B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