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迀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1)—(2)题。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C.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参考答案:(1)D(2)B 本题解析:(1)从表中可看出:降雨量增大,非林地和林地的径流量也都增大,说明降雨量大小与径流量有正相关的关系。但从具体数据分析,二者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示意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完成18—19题。 |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对湿度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变大,河流量大的季节变化变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青海省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 ?等级比例% 年份 | 1~3级 | 4级 | 5级 | 6级 | 总面积 (平方千米) |
| 1985 | 0 | 9.26 | 52.13 | 38.61 | 11172 |
| 1997 | 0 | 0 | 48.3 | 51.7 | 10793 |

参考答案:
(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2)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3)清洁生产 (可持续经济发展)。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题解析:
(1)B地区因过度放牧,进而引起草场退化;因草场破坏,所以其表现为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2)主要从影响此工业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去分析,从经济效益分析,接近原料地和燃料产地,以及交通便利,都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环境效益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政策的支持。
(3)从图示分析,青海省的两大主导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其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属于清洁生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上,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有了环境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内力作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