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A.7月2日11时 B.7月1日21时 C.7月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7月1日5时旭日东升”信息可判断19点日落,昼长为14点;飞机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 A、B经度都为120 ?,说明是由120 ?E到120 ?W(否则飞行时间为零小时),故A为120 ?E, B为120 ?W。两地时差为8小时,B在飞机起飞时刻是13点,到时日落时为19点,故19-13=6。
小题2: 由小题1分析A为120 ?E, B为120 ?W,降落时为日落时间,为19点。跨过了180?,晚一天。
小题3:由小题1分析A为120 ?E, B为120 ?W,加之有飞机场为陆地,推测为北半球,根据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可判断A为中国,B为美国西海岸。
小题4:根据B为120 ?W,北纬33?,可判断B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附近处于中低纬大洋东岸,应为寒流。该地大致位于旧金山地区,为美国的硅谷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5--6题。
①?②?③
小题1: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题2: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小题除了考查学生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还考查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位于同一经线,说明三地时刻相同,正午时间相同,方向标示为N、S,即正南正北,题中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即是指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图中所示的方向可以推断,三地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因为均向北方看太阳。距直射点(南回归线)近的,下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C正确。
小题2:此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纯度越高,昼越长,结合1小题可知,昼长从长到短排序为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O、P分别是MN、EF的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某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该日
A.M点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在回归线
C.E、F两地的昼长相等
D.M、N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小题2:若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2°,则
A.O点的纬度是48?
B.F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
C.M点的纬度是21?
D.E点的纬度是21?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P是极点,O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OP间的纬度差最大,极昼极夜的范围最大,太阳直射在回归线。
小题2: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2°,OP的纬度差是21°,EF是半个经线圈,O是中点,OE纬度差是90°,E的纬度是21°.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多少
A.23026ˊ
B.26023ˊ
C.25026ˊ
D.23028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的度数,本题还可结合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