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该地热量条件太差,不宜耕种 B.该地人少地多,不需要更多的耕地 C.农产品收购价格太低,种地不划算 D.保护湿地,恢复当地生态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1月等温线明显北偏,说明该处的气温要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对东北地区地形知识的理解可知,甲处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
小题2:乙处的热量条件虽差,但可保证一年一熟;此处原为湿地,后被开垦为耕地,虽然收获了一些粮食,但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不断恶化。目前对该地进行退耕,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恢复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题3: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东北地处湿润、半湿润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4题
1、以图中A、B两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 ]
A、麻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
B、棉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制糖工业、橡胶工业
2、以下有关图中字母C所在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B、位于非洲
C、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位于它的西侧
D、属于亚洲国家
3、以下有关乙图所示国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势平坦广阔
B、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C、水源充足
D、土壤深厚、肥沃
4、乙图中D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工业历史悠久
B、雄厚的农业基础
C、充足的光照
D、丰富的石油资源
参考答案:1、B
2、A
3、B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大国,下图为2010年各地地区石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地区是2.乙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A.西北、华北、西南、东北
B.华东、东北、西北、西南
C.东北、华东、西南、西北
D.东北、西北、华东、西南
E.原料
F.科技
G.市场
H.交通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产业。
1.根据我国的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故判断丁为西北;甲为东北地区;乙地区原油生产极少,但石油加工业发达,故判断为华东地区;则丙为西南地区。
2.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为华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市场广阔,故石油加工工业发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区域发展到工业化阶段,表现为?
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且比重超过第二产业?③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④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态势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小题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D.B→A→C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小题2:注意三轴坐标的读图应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判断C点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A点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B点的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从而排列区域发展的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三轴坐标的读图方法和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工业生产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