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一)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2、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产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
3、综合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2)目前,北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
4、综合题 (20分)下图是2013年我国8月初某日高温天气分布图。
(1)甲、乙两地区形成高温天气的自然原因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12分)
(2)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甲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析其作用。(8分)
5、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 ,其中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
“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在青藏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10分)
(2)通过对材料二图a的分析,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____?_____? ___。(6分)
(3)材料二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6分)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