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一3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3.下列关于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E.存在投入一产出的生产联系
F.交通便利,便于集聚
G.共用劳动力
H.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I.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G.重点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本题解析:1.结合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域地理知识可知,鞍山矿产资源是形成钢铁工业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钢铁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工业联系多,产品之间往往有投入一产出联系。
3.鞍钢缺乏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所以未来重点应是通过“综合整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科学技术
D.太阳黑子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了解程度,属于基础知识范畴。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有影响,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直接、不显著。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回答下题1.以下对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内蒙古应该大力发展的经济产业有?
①发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②发展棉花种植和纺织业?
③发展畜牧业
④发展高新技术和出口产品加工业?
⑤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稀土冶金工业3.内蒙古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按热量带划分,以寒温带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以沙漠戈壁为主
D.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③⑤
H.③④⑤
I.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G.大力垦荒种粮,提高粮食总产量
引进技术建设优质乳品加工基地
发展草原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属于中温带,地表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地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电力工业;草原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稀土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稀土冶金工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内蒙古地区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中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78~2000年)图”,完成各题。

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未统计在内。1.从图中看,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较大的年份是2.图中显示农作物受灾面积变化趋势是
A.1991年、1998年
B.1990年、1996年
C.1999年、2000年
D.1985年、1995年
E.在波动中平稳变化
F.在波动中有增加的趋势
G.在波动中变化幅度大
H.在波动中有下降的趋势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较大的年份是1991年和1998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的具有波动,但是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学生们发现2.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的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因素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E.热量
F.降水
G.地方性风
H.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图中山脉为阴山,铁路是京包、包兰线的一部分,B:呼和浩特;A:包头。
(1)包头的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煤、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呼和浩特的主要工业部门是毛纺织工业,因为当地草场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畜牧业。正确答案选C。
(2)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山脉两侧的景观明显不同主要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