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问题。
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3.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其目的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E.甲
F.乙
G.丙
H.丁
I.抑制私人出租车
G.优先发展公交车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减少就业压力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城市人口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故图示甲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始终最高,丙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最快,反映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2.甲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高,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最早出现逆城市化。
3.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城市化起步最早和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化促进城市化,所以也是城市化起步最早的国家,并出现了逆城市化。故选B。
考点: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起步最早的国家,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识记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1.a、b、c、d四组曲线依次代表2.有关该城市2002年到2012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7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例
B.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月平均气温
C.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
D.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E.交通通达度提高
F.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G.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H.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是我国东部某大城市,a线为7月平均气温曲线,越近市中心地区,温度越高;b为土地价格曲线,越近市中心价格越高,在距市中心4km处上升主要是交通交汇处,地价越高;d是工业用地比例曲线,越近市中心工业用地比例越低,在距市中心2Km处工业用地比例高,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人口密集区;c为常住人口密度曲线,应在靠近市中心的郊区密度最大。选A正确。
2.由图可以看出:2010年比2002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土地价格上升了,常住人口密度增加了,工业用地比例是在市中心下降,在郊外上升了;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D错;中心区规模扩大了,C错;工业用地趋向于郊外,且用地比例增加,B错;人口、工业趋向于郊外,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了,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不属于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均衡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具有相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2.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E.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F.交通通达度高
G.临近工业区
H.位于住宅区内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注意“图中直接表现”。故选B项。
2.图中大型商场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及城市边缘的交通干线附近,故交通便利是其布局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