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以下各题。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E.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F.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G.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H.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大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国家,该模式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
2.因为我国人多地少,若我国也发展“外延式”城市扩容模式,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2001—2007年我国G城市R国外资企业注册及投资情况坐标图和1995—2007年我国G城市R国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坐标图。回答各题。
1.影响R国人口向G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2.该人口迁移应属于
A.自然环境
B.交通因素
C.社会变革
D.经济因素
E.集团性的国际人口迁移
F.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
G.背井离乡式的人口迁移
H.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R国人口随着该国企业到中国的投资数量的增长而增长,故反映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
2.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向我国的人口迁移属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伺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达国家(德、日)城市化水平高,人均 GDP 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DP水平低,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水平相互影响程度不同。故正确选项为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是读图。由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信息:(1)20世纪 50年代至 80 年代,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2)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化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应加快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气候因素
C.战争因素
D.交通和通信因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B.东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C.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过大
D.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富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