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24分)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下右图为 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6分)
(2)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10分)
(3)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6分)
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B地降水较少,天气晴朗日子多;B地海拔相对较高。
(2)(10分)
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六选四,每点2分)
(3)(8分)
支持 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8分) 反对 该地属于山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8分)
本题解析:
(1)从等值线分析,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其原因是受大气状况影响,B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B地海拔高,所以B地太阳日照时数多。
(2)2~3月份是北半球气温回升时期,覆草会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进而会影响地温的回升,不利于果树生长。因北方土壤中水分缺乏,但是覆草会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水时,覆草还会防治水土流失;夏季时覆草使地表升温慢,冬季时降温慢,进而调节土壤温度;覆草腐烂后,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利于果树生长;覆草阻挡太阳辐射,防止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3)从支持观点分析,该地属于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种植水果的经济效益高,使用劳动力较多,可以就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反对的观点分析,因种植果树比用材林的覆盖率低,而此地降水丰富且集中,所以易造成水土流失。
考点:太阳辐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月。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__,气候类型是__。
(2)图中B处冬季盛行______季风, 夏季盛行______季风.
(3)图中C处冬季盛行_____ 季风, 夏季盛行_______季风.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___。
(6)若在1月份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是__。
参考答案:
(1)7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西北
(3) 东北 西南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因为东亚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其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环流最典型
(6)亚洲高压 寒冷干燥
本题解析:
(1)图示地区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的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为高压,气温较低,陆地为低压,气温较高,所以是夏季,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此时,亚欧大陆上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控制。
(2)B处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位于亚洲高压中心的东南侧,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3)C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位于亚洲高压中心的西南侧,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4)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纬度较低,靠近赤道,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叠加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使南亚的西南季风特别强盛。
(5)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交界地带,海陆差异最明显,所以,季风最典型。
(6)1月,北半球为冬季,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寒冷,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在冷高压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 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 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甲、乙两地7月31日出现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均地势低洼,不利于散热
B.均受夏季风影响,增温快
C.甲受反气旋控制,乙为内陆沙漠区,增温快
D.甲受暖锋影响,乙太阳辐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