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
C.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东九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时
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是越向东时间越早,区时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图:(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前后。图中A、B、C、D四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图中A点的时刻为?,B点的时刻是? ____?,D点的日出时间为?,C点的昼长是? ___ 小时。
(3)图中A.B.C.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等于00的是?。
(4)图中A.B.C.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1)12月22日?B?
(2)12:00???4:00???6:00???8?
(3)D???C?
(4)D>A>C>B?
(5)A>D>B>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故图示B点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大。(2)根据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判断其时间为12时;结合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进而可推理B点所在经线较6点所在经线西侧30°,即地方时为4时。D点位于赤道上,日出时间始终为6时。图示C点的地方时为8时,此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故可计算其昼长=2*(12-8)=8小时。(3)太阳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故图示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处于夜半球的D点,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位于晨昏线上的C点。(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故线速度从大到小即纬度从低到高排序。(5)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温州动车发生追尾事件,车上一位旅客1小时后顺利得救,他马上赶赴机场回德国(东一区)和亲人团聚,路上飞行时间为9小时,当他回到国内时当地时间为
A.23:34
B.18:26
C.12:34
D.01: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该乘客从机场出发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3日21时34分左右,飞行时间为9小时,则到达德国的北京时间为24日6时34分,换算成东一区时间为23日23时34分左右。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b点高
B.b点纬度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纬度比a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