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18时 B.20时 C.4时 D.8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P点为a线(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即说明晨昏线与71°S相切,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9°S。故判断时间应接近于12月22日。选B正确。
小题2:P点经度为30°E,且与O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即O点所在经线为14时左右,且P点为a线(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故判断P点地方时为12时。故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P点东侧90°,故北京时间较30°E地方时早6个小时,即18时。选A正确。
小题3:P、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但不在同一纬线上,所以距M点距离不等;O点不能确定其在P的什么方向,也不能确定谁先看见日出;P 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正午太阳高度不等;晨昏线上两点是地球的大圆的劣弧,帮两点距离最短。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W。假定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2.图中7日的地区占全球面积的3.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5日上午5时20分
B.7日下午6时20分
C.6日上午5时20分
D.5日下午6时20分
E.0
F.11/36
G.25/36
H.1/2
I.悉尼
G.上海
雅加达
莫斯科
参考答案:1. D
2. A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15°W是西一区中央经线,知东求西用减法,减去两地时差6小时,15°W的时间为5日下午6时20分。
2.甲地为15°W,时间为5日下午6时20分,由此可知往东过0时经线,即为6日;往西到180度,仍为5日,故7日的地区为0。
3.结合上题结论知图示晨昏线为昏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据此得出该题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88°E)出发,以1 110 km/h的速度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出发10小时后到达乙地。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乙地的地理位置是? ( )。
A.90°W,50°W
B.92°W,40°N
C.92°E,60°N
D.无法确定
小题2:甲地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小题3:乙地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肉畜牧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可根据文字叙述,绘制简图辅助分析(下图),推出乙地地理坐标和所在地区。根据纬度相隔1°经线长111 km,可以确定飞机10小时飞行了100°,88°E与92°W处于同一经线圈上,可以确定B正确。
小题2:可以用北京的纬度40°N和90°E经线作为参照物,甲地在北京的正西方向,90°E经线大致穿过我国准噶尔盆地东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和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因而,可判定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罗布泊附近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带荒漠带,D正确。
小题3:结合美国所处的经纬度范围,可知乙地所在的区域(面)——美国中部地区。推出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折线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区判断正确的是
A.①--极点;②--极圈;③--53.5°N;④--赤道
B.①--极圈;②—70°N;③—60°N;④--回归线
C.①--极点;②—60°N;③--53.5°N;④—12°N
D.①--极圈;②--53.5°N;③—30°N;④--赤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根据①太阳高度变化特征,夏至日太阳高度为23°26分,春秋分为0°,该地位于北极点;②地春秋分太阳高度为30°,则该地位于60°N;三地纬度比②低,夏至日太阳高度为60°,则该地纬度为53.5°N,④地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哈佛大学约翰教授计划移民悉尼,想购买一座面向正北方的二层楼房。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规划栽植的内容。约翰先生应该选择在下列哪一个月份某日的正午时刻去参观(?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只要选择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阳光照不到,那么全年正午阳光都照不到。悉尼在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出现在12月22日左右,所以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