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10 000人、6 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人
B.10 000人
C.4 500~6 000人
D.4 500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 500人。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木桶的短板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
表(2008年数据)
?
| 人口 (万人)
| 面积 (万平方千米)
| 可开采石油储量 (亿吨)
|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 (立方千米)
| (美元)
|
菲律宾
| 9270
| 29.97
| 0.19
| 457
| 1746
|
俄罗斯
| 14100
| 1710
| 361.9
| 4498
| 12000
|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来源:91 考试网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俄罗斯面积、可开采石油储量、年可再生水资源量、人均GDP都比菲律宾大,说明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A大;俄罗斯人均资源很大,典型地广人稀,看不出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表中看不出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世界合理人口容量是______亿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______亿右右。
参考答案:60? 16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世界合理人口容量是20亿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6亿右右。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东部。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类大陆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
(2)分析B人类大陆的形成原因。
(3)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试分析其原因
(4)B区域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属于什么类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5)从国际人口迁移的角度看,A区域是人口迁入区还是迁出区?为什么?
参考答案:(1)欧洲?南亚?东亚和东南亚
(2)B为南亚地区,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加上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或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D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降水稀少,环境承载力低,因而广大地区人烟稀少;而D利用了所在地高山上冰川融水提供的水源发展绿洲农业,产生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
(4)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5)迁入区。欧洲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吸引了很多国际移民。
本题解析:考查人口与环境的关系。A为欧洲西部,B为南亚,C为东亚和东南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区,这些地区人类聚居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而D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降水稀少,环境承载力低,广大地区人烟稀少;D利用了高山上冰川融水提供的水源发展绿洲农业,产生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国家。欧洲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吸引了很多国际移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1—3题。


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D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