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臭氧层空洞;酸雨;气候变暖;荒漠化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发
展
(3)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并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10分)
参考答案:
外?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河最终注入渤海,可知西辽河为外流河。区域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本题应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类垃圾有利于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不属于突发性污染事件
B.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污染范围往往很小
C.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危害较轻,经济损失较小
D.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很难预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的特点就是事故带有突发性,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此类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重,经济损失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0年4月,墨西哥湾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若油区内的鱼类死亡,原因可能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海水含氧量减少
②缺少阳光,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缺乏饵料?
③海水污染?
④油膜太厚,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使油膜覆盖海面,海水含氧量减少;缺少阳光,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缺乏饵料;海水污染。油膜覆盖可能影响海鸟,但是对鱼类的游动没有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