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机动车油耗比欧洲高25%、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等”。以上统计数据未能列出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 ]
A.能源利用率低
B.能源浪费严重
C.经济效益低
D.能源短缺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4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4分)
A、干旱? B、降水稀少
参考答案:B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降水稀少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所以本题填空从左往右为BA。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9)。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8分)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6分)
甲地位于滨海平原,乙地位于山前倾斜平原。
(3)分析比较甲、乙两地土地生产力的差异。(6分)
(4)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10分)
表1:2009年12月26日至31日渤海沿岸某城市气温统计数据表

2009年年底渤海开始出现海冰,并发展成为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
(5)据表1,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6分)
参考答案:
(1)(8分)3500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2分),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2分);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2分),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2分)。
(2)(6分)原因: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2分);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2分);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2分)。
(3)(6分)乙地土地生产能力比甲地高(2分)。乙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势高,土壤排水性好,土地不易盐碱和内涝(2分);甲位于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土壤盐度高,±壤盐碱化严重( 2分)
(4)(10分)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2分);本区域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本区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2分);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2分)。
(5)(6分)持续的低温(低温)(2分)
影响;对海产养殖、渔业、海上油田、交通运输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1—3题。
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 ]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2.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食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3.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防洪
B.航运
C.水资源综合开发
D.发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大;根据以上自然背景分析,要想利用水能发电需要建坝修库,且能调节水量减缓落差利于航运,又能解决夏秋季因降水少而导致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还可发展养殖。所以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