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2.N 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1020.0、1012.5
B.1017.5、1020.0
C.1017.5、1015.0
D.1015.0、1012.5
E.南风
F.西风
G.西南风
H.东北风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因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本题 M 点与其南部(1015.0)、北部(1015.0)的等压线相对比,可知其值可能为 1012.5、1015.0、1017.5。M 点所在等压线与其西部相邻的另一等压线(1017.5)相比较,其数值可能为:1015.0、1017.5、1020.0。以上两条分析的数值交集即为 M 点可能的数值。
2.N 处位于低压中心(气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应该由南向北(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应该是偏南风或西风,但不会出现偏北风。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 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3分)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分)
(4)此时,北半球为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海拔较低(4分)
【小题2】海洋(3分)
【小题3】画图略(呈顺时针)(4分)
【小题4】夏 陆地气压较低,说明气温较低
本题解析:
【小题1】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上,气压越低。
【小题2】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弯曲: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陆地的气压较海洋低,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高空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小题4】结合上题分析,陆地气压较海洋低,即气温较海洋高,判断此时为夏季。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判读和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面的分布规律: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相反;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如图所示长岛(南岛)位于渤海海峡,地处渤海、黄海分界线。图为北京和长岛气温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长岛(南岛)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与北京相比,说明长岛气温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岛屿,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或: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2)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小。受海洋影响大
本题解析:
(1)地理位置特征主要通过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来描述,读题可知该岛位于我国东部为北半球,纬度40°附近为中纬度地区,渤海以东为亚欧大陆东岸,地处黄渤海分界线。
(2)与北京相比较该岛四周为海,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由图可知,该岛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南方冻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题1】冻雨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B 、C
【小题2】A区域比冻雨区纬度高,有史以来冻雨对A影响极小主要原因是
【小题3】关于这次冻雨的成因,叙述错误的是(双选)____________
A.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我国冬季风增强,造成了我国南方长时间的雨雪天气
B.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与南方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天气
C.厄尔尼诺造成夏季风提前登陆,是这次冻雨的主要成因
D.1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南方的太阳高度小,气温骤降形成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