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火山地貌景观 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 D.岩溶地貌景观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漂流活动是一种集体育运动、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探险为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题目所给材料来看,地下漂流惊险刺激,属于探险。故选C。
【小题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钟乳石、石笋、石花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故选D。
【小题3】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是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故选A。
考点:喀斯特地貌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小题2】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表格中B地海拔比A、C海拔低,而B位于A、C中间,故B地应为谷地;从沉积层埋藏深度来分析,B中岩层埋藏深度比A、C浅,故B岩层相对向上拱起,故其地质构造为背斜,故当地为背斜谷,应选B。
【小题2】该地为沉积岩,故地貌形成过程应先为岩石的沉积作用,而背斜的形成又是地壳运动形成,其顶部岩层受到张力作用侵蚀后形成谷地,故选C。
考点:地质作用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列四种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泰山 ②司春女神 ③桂林山水 ④风蚀蘑菇
【小题1】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冰川侵蚀
B.②风力堆积
C.③地壳运动
D.④风力侵蚀
【小题2】下列山地与泰山成因相同的是( )
A.庐山
B.天山
C.太行山
D.阿尔卑斯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泰山是断块山,是断层构造形成,与冰川侵蚀无关,A错。②司春女神是酷似地貌,是风力等外力侵蚀形成,B错。③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不是地壳运动形成,C错。④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D对。
【小题2】泰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断块山。庐山是断块山,A对。天山、太行山、阿尔卑斯山是褶皱山脉,B、C、D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小题2:右图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两图分析,该河流上游海拔高,气温低,冰川作用强烈,河谷的形成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E处河谷较宽,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搬运作用,F位于河口处,有河口三角洲的存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