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A.300m3/s B.500m3/s C.1500m3/s D.15000m3/s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① 是凸岸,②是凹岸,所以侵蚀最活跃的是②,所以B正确。
【小题2】河流断面的流量等于水流面积乘以流速 ,即50X300="15000" m3/s,D正确。
【小题3】① 是凸岸,沉积,坡度缓,②是凹岸,侵蚀,坡度陡,所以A正确。
考点:河流侵蚀作用。
点评:理解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凸岸,沉积,坡度缓,利于淘金;凹岸,侵蚀,坡度陡,利于建港口。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小题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为峰林,属于石灰岩地区,同类景观多出现在云南和广西地区。
【小题2】甲地为峰林,乙处为河谷,乙处为外力侵蚀作用最强烈,丙处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现象,丁处是典型的向斜山。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貌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面的岩层古老。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2.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甲层深度约2900千米
B.乙层由外力作用形成
C.丁层的时代最古老
D.共有十个时代的地层
E.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F.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G.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H.侵蚀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1.图示各地层中都含有化石,表示都为沉积岩,故由外力作用而形成。
2.图示地点3处缺少地层乙,说明可能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故推断开始该地区地势较低,沉积作用形成了甲、乙岩层,后来地势升高,乙岩层被侵蚀到,后又地势降低,则沉积形成丙、丁岩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 读图A,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形成砾岩;颗粒小的后沉积形成页岩的规律。图B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
[?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
2、形成该地形的外力作用是图B中
[? ]
A、a
B、b
C、c
D、e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
A. 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C.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D.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