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肯尼亚的花农 B.菲律宾的果农 C.台湾的蔗农 D.基多的花农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岛国为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东是亚欧板块,西是美洲板块,属于生长边界。
小题2:肯尼亚离冰岛最近,是冰岛花卉的主要供应商,受飞机停飞的影响,损失最大。
小题3:从甲城市出发向正北方向到海岸大约为2°,经线上1°大约等于111千米,距离约为220千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和火山爆发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板块构造、冰岛的贸易和距离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油气资源?,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内力或外力)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3)图中N处的地质构造为?,是否适合修筑公路?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此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在上面的条件下,若此洋流在太平洋,则名称为(?)
A.千岛寒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巴西暖流
(5)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气候(2分)
参考答案:(1)不能?外力?(2)海陆间大循环?沉积
(3)断层?否?(4)暖? B?(5) 亚热带季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1)背斜储油,向斜储水,M处为向斜;向斜槽部由于受挤压力作用,故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说明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2)图示水循环发生于海洋与陆地之间,故为海陆间循环;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沉积岩;(3)N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故判断为断层。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地质运动较活跃,多地质灾害,不利于建公路。(4)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若在太平洋即为日本暖流。(5)我国东南部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天然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气态矿物。石油和汞是常见的液态矿物。
考点:该题考查矿物。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图例①、②、③、④表示不同沉积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小题2】若图中所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原因是
A.降水异常
B.过度取水
C.蒸发旺盛
D.砍伐林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示为冲积扇地貌,在形成过程中,颗粒大的粗沙石块先沉积,颗粒小的粉沙泥土后沉积,所以结合图例可知,由粗到细的排序是①、②、③、④,A对。
【小题2】图中地下水位下降,最可能是原因是绿州地区过度取水,B对。绿洲分布区是干旱区,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A错。蒸发主要影响地表水,C错。该地林木分布少,以荒漠植被为主,D错。
考点:地貌形成过程,影响地下水位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2、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
[? ]
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图》试题巩固(201.. | |